低级别胶质瘤可能被误诊为脑炎、脑梗死、偏头痛或脑膜瘤,误诊原因涉及影像学特征相似、症状非特异性、病理取样误差及医生经验差异。
低级别胶质瘤在CT或MRI中可能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占位性病变,与脑炎水肿或脑梗死缺血灶相似,需结合灌注成像或磁共振波谱分析鉴别。
患者可能仅出现头痛、癫痫等非特异性症状,与偏头痛或脑血管病发作难以区分,建议通过动态症状记录和脑电图辅助诊断。
穿刺活检时若取样位置偏差,可能仅获取瘤周组织而漏诊,需术中快速病理或多次取材确认,必要时采用分子病理检测IDH突变等标志物。
非神经肿瘤专科医生可能对罕见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建议转诊至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或肿瘤中心进行多学科会诊。
确诊需结合增强MRI、分子病理及临床随访,患者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药物难治性癫痫时应及时复查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