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通常不会排卵。妊娠期间体内激素变化会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主要机制包括孕酮水平升高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胎盘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维持黄体功能等。
孕酮持续高水平分泌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导致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使卵泡无法发育成熟。
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延长黄体寿命,使黄体持续分泌孕酮,形成生理性闭经状态,卵巢暂停排卵功能。
增大的子宫占据盆腔空间,卵巢位置发生改变,机械性因素也可能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过程。
极少数女性在妊娠早期可能出现突破性排卵,但概率极低,多数与内分泌调控异常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基础疾病有关。
孕期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激素水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