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肛门裂口子可通过温水坐浴、调整饮食、外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肛门裂通常由便秘、腹泻、局部感染、肛周湿疹等原因引起。
建议家长每日用38℃左右温水给宝宝坐浴,每次5分钟,帮助清洁肛周并促进裂口愈合。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清洁剂。
家长需增加宝宝膳食纤维摄入,如西蓝花、梨泥等,每日饮水量不少于800毫升。母乳喂养母亲应减少辛辣食物摄入。
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鞣酸软膏等药物。家长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药膏。
若裂口持续超过1周或出血量多,可能与肛周脓肿、克罗恩病等疾病有关,表现为发热、排便哭闹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小儿外科。
保持宝宝肛周干燥清洁,便后使用柔软纸巾轻拭,选择纯棉透气尿布,避免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