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问答
首页 > 健康问答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产后心肌病多数可以治愈。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随访、必要时器械辅助支持。
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利尿剂如呋塞米等改善心功能,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控制在1500毫升内,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6个月内禁止负重活动。
每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BNP指标,监测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持续跟踪至少1-2年直至心功能完全恢复。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或体外膜肺氧合装置,极少数终末期患者需考虑心脏移植。
建议哺乳期患者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训练如散步,同时补充优质蛋白和钾镁营养素。
62513次浏览
64027次浏览
59316次浏览
59207次浏览
53575次浏览
张晓伦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小儿胸外科
支修益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闵宝权 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妊娠合并心脏病如何护理
高血压吃哪些中药
早搏是什么意思
心脏早搏的危害
心律失常有什么好的预防方法?
2025-09-24
如何看待致命心律失常的迹象
藏红花泡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2025-09-12
金匮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区别
2025-09-18
腔隙性缺血灶并不等同于腔隙性脑梗塞,两者属于不同阶段的脑血管病变。腔隙性缺血灶是脑组织局部缺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