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干预、危机管理等方式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通常由童年创伤、情绪调节障碍、家庭环境因素、神经生物学异常等原因引起。
辩证行为疗法是核心治疗手段,重点改善情绪失控与自杀行为;心智化基础治疗有助于提升自我认知功能;移情焦点治疗可改善人际关系模式。心理治疗需长期坚持,每周1-2次为宜。
奥氮平可缓解攻击性行为,舍曲林针对抑郁焦虑症状,丙戊酸钠调节情绪波动。药物需配合血药浓度监测,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所有用药须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建立包含家属、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者的支持网络,定期开展家庭治疗改善沟通模式。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可减少病耻感,职业康复训练有助于社会功能恢复。
制定自杀风险应急预案,保存心理危机热线号码。急性发作期建议住院治疗,采用约束保护等短期措施防止自伤,稳定后转入日间病房进行过渡康复。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避免酒精刺激,家属需学习非暴力沟通技巧。定期复诊评估治疗进展,病情变化时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