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服用部分中药可能对婴儿产生影响,常见需谨慎的中药包括大黄、番泻叶、马钱子、雷公藤等。药物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导致婴儿腹泻、过敏或肝肾功能损伤。
大黄、番泻叶等含蒽醌类物质,可能引发婴儿腹泻。建议哺乳期妇女出现便秘时优先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
马钱子、雷公藤等具有明确毒性的中药,其生物碱成分可能影响婴儿神经系统发育。必须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暂停哺乳。
红花、桃仁等活血药物可能改变乳汁成分。哺乳期妇女出现淤血症状时建议采用热敷等物理疗法替代。
朱砂、雄黄等矿物类中药可能通过乳汁蓄积在婴儿体内。哺乳期应完全避免使用含汞、砷等重金属的中药制剂。
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师指导,服用中药前应详细说明哺乳情况,必要时可暂停哺乳或选择替代治疗方案。日常可通过均衡饮食维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