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时肛门脱出一圈肉可能由痔疮、直肠脱垂、肛乳头肥大、肛周脓肿等疾病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痔疮是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排便时腹压增高可能导致内痔脱出。表现为肛门肿物伴便血或瘙痒,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药物可选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太宁栓、化痔栓。
直肠壁全层或黏膜层脱出肛门外,常见于老年人和长期便秘者。脱出物呈环形且长度较长,需手法复位,严重者需行直肠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慢性炎症刺激导致肛乳头增生肥大,脱出物呈灰白色且质地较硬。通常无明显疼痛,但可能引起肛门异物感,可通过高频电刀切除治疗。
肛腺感染形成脓腔,伴随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脓肿破溃后可能形成肛瘘,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配合头孢克肟、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
避免久坐久蹲,保持排便通畅,便后清洁肛门。若脱出物无法回纳或持续出血,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