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接种手足口疫苗后出现发热可能与疫苗反应、继发感染、脱水或过敏反应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药物退热及观察护理等方式处理。
手足口疫苗作为灭活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反应,体温多低于38.5度,一般持续1-2天。家长需保持宝宝衣着宽松,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
感冒期间接种疫苗可能加重免疫负担,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出现高热。若体温超过38.5度或持续3天以上,家长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
发热伴随食欲下降易导致脱水。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母乳、配方奶或口服补液盐,观察尿量是否减少,出现口唇干燥、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时需急诊处理。
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疫苗过敏,表现为皮疹、呼吸急促等。家长需立即停止疫苗接种,保持宝宝平卧位,记录过敏发生时间并联系接种单位。
建议家长接种后留观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紧急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