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后脑勺出现可移动的疙瘩可能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或血管瘤有关,可通过观察护理、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感染或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局部淋巴结肿大,表现为黄豆大小可滑动的硬结。建议家长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按压,若伴随发热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毛囊堵塞形成囊性包块,触诊有弹性且可推动。家长需注意避免挤压,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红肿,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或鱼石脂软膏进行抗感染治疗。
皮下脂肪异常增生形成柔软包块,生长缓慢。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若影响活动或增大明显,医生可能建议手术切除,相关术式包括传统切除术或微创抽吸术。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按压可能褪色。婴幼儿血管瘤部分可自行消退,必要时可采用普萘洛尔口服溶液、噻吗洛尔滴眼液外敷或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日常避免频繁触摸肿块,记录大小变化,若出现快速增长、破溃或伴随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