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疼痛性痘痘可通过局部冷敷、外用抗菌药物、口服抗生素、光动力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与毛囊堵塞、细菌感染、激素波动、饮食刺激等因素有关。
早期红肿阶段用无菌纱布包裹冰袋冷敷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夫西地酸乳膏、过氧苯甲酰凝胶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使用前需清洁患处,可能出现皮肤干燥等不良反应。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四环素类药物适用于炎症较重者,疗程通常持续4-8周。需警惕胃肠道反应与光敏性,用药期间避免日晒。
顽固性囊肿型痤疮可采用红蓝光照射,蓝光杀灭细菌,红光促进组织修复。治疗间隔2-4周,需专业医师操作评估。
日常需保持面部清洁,避免挤压痘痘,限制高糖高脂饮食摄入,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复发。若伴随发热或皮损扩散应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