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消融术总体安全性较高,常见危害主要有局部疼痛、少量出血、短暂发热、邻近组织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概率较低。
消融过程中热效应可能刺激胸膜,术后1-3天可出现钝痛,通常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塞来昔布可缓解。
穿刺可能导致肺内微小血管损伤,表现为痰中带血丝,多数可自行停止,严重出血需使用止血药如氨甲环酸、凝血酶或垂体后叶素。
消融后坏死组织吸收可引起38℃以下低热,持续2-3天,物理降温无效时可考虑使用解热药如阿司匹林、洛索洛芬或萘普生。
消融范围过大可能影响周围支气管或胸膜,出现咳嗽加重或气胸,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氨茶碱或胸腔闭式引流。
术后建议24小时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变化,出现持续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