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腺癌和膀胱上皮癌在病理类型、起源组织、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区别有组织来源不同、病理特征不同、发病率不同、治疗策略不同。
膀胱腺癌起源于膀胱腺体组织,属于非尿路上皮癌;膀胱上皮癌则起源于尿路上皮细胞,占膀胱癌的绝大多数。
腺癌细胞呈腺管状排列,分泌黏液;上皮癌细胞呈乳头状或实体巢状生长,可见核异型性。免疫组化染色中腺癌常表达CDX2,而上皮癌表达CK7/CK20。
膀胱上皮癌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的90%以上,与吸烟、化学暴露密切相关;腺癌仅占1-2%,多与慢性刺激、膀胱外翻等特殊病史相关。
局限性腺癌首选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上皮癌根据分期可选择经尿道切除、膀胱灌注或综合治疗。腺癌对放疗敏感性较低,上皮癌中部分病理类型对化疗反应较好。
两类肿瘤均需术后定期膀胱镜随访,腺癌患者应特别注意黏液尿、盆腔不适等复发征兆,上皮癌患者需监测血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