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胎盘感染、分娩过程接触感染分泌物、产后哺乳传播。母婴传播概率与母亲感染阶段、是否规范治疗密切相关。
妊娠4个月后梅毒螺旋体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孕妇需在孕早期完成血清学筛查,确诊后立即接受青霉素治疗。
分娩时胎儿接触产道梅毒病灶可能感染。活动期梅毒孕妇建议剖宫产,新生儿需预防性注射青霉素并随访血清学检测。
母乳中含有梅毒螺旋体可能造成产后感染。母亲乳房存在活动性病灶时应暂停哺乳,经规范治疗且血清学转阴后可恢复喂养。
所有孕妇应接受产前梅毒筛查,感染者需完成全程青霉素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检测,阳性者需进一步评估治疗。
规范产检与及时治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妊娠期梅毒患者应定期复查血清抗体滴度直至分娩后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