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显像检查辐射有多大

骨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全身骨显像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为4-6毫西弗,相当于自然环境中1-2年的本底辐射量。该检查使用的放射性核素锝-99m半衰期短,辐射风险可控,但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儿童需谨慎评估。

全身骨显像通过静脉注射锝-99m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进行显影,该核素发射140keV伽马射线,物理半衰期约6小时,生物半衰期24小时内可通过尿液排出90%以上。检查后24小时建议多饮水促进代谢,避免与婴幼儿密切接触。辐射剂量主要取决于注射活度,成人常规剂量740-1110MBq,检查后3天内体液含有微量放射性,使用厕所后需冲水两次。对于育龄期女性,建议检查后避孕1-2个月。检查室符合国家辐射防护标准,墙面含铅防护层,医护人员会佩戴剂量计监测累积辐射量。

检查后无须特殊防护措施,但建议当天单独睡眠,将换洗衣物与其他衣物分开清洗。若需进行多次复查,两次检查间隔应超过3个月。放射性药物生产运输均通过国家放射性药品GMP认证,药物质量与剂量精度受严格管控。检查前医护人员会核对患者体重计算个性化给药量,糖尿病患者可能因血糖水平影响显像剂分布,需提前告知医生调整扫描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