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肿痛可通过冷敷、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消肿止痛。脚踝肿痛通常由扭伤、关节炎、痛风、静脉回流受阻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可收缩血管减少渗出。扭伤等外伤性肿胀适用,无须配合药物。
平卧时将脚踝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促进淋巴回流。适用于久站久坐导致的静脉性水肿,每日需保持抬高姿势3小时以上。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炎症性疼痛,七叶皂苷钠片有助于改善静脉性水肿。痛风急性发作需使用秋水仙碱片。
超声波或低频脉冲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适用于陈旧性损伤。关节积液明显者可考虑穿刺抽液,配合加压包扎固定。
避免患肢负重活动,选择透气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持续肿胀超过1周或伴皮肤发紫需排除骨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