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通常不会排卵。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抑制卵泡发育和排卵,主要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维持黄体功能、孕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因素有关。
妊娠早期胎盘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持续刺激黄体产生孕酮,高浓度孕酮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使卵泡处于静止状态。
排卵抑制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避免妊娠期间发生二次受孕,这种生理性闭经状态会持续至分娩后哺乳期结束。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异期复孕,与排卵调控机制异常有关,需通过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确认,发生率不足百万分之一。
哺乳期结束后随着催乳素水平下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逐渐恢复,多数女性在产后4-6个月重新开始排卵。
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检,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发育情况,若发现异常出血或腹痛需及时就医排除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