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痣不切除可能引发局部感染、继发良性肿瘤、外观影响及罕见恶变,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皮脂腺痣表面易堆积皮脂和细菌,可能反复出现红肿、疼痛等毛囊炎症状。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治疗。
长期未处理的皮脂腺痣可能发展为基底细胞乳头状瘤等良性肿瘤,表现为体积增大或表面粗糙。可通过激光或手术切除,常用药物包括干扰素凝胶等局部抑制剂。
头面部等暴露部位的皮脂腺痣可能影响容貌,尤其青春期后可能增厚变色。二氧化碳激光或手术切除可改善外观,术后可配合硅酮凝胶预防瘢痕。
极少数病例可能恶变为基底细胞癌或皮脂腺癌,表现为迅速增大、溃烂出血。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确诊后需扩大切除并配合放疗。
建议定期观察皮脂腺痣变化,避免搔抓刺激,发现异常增大或破溃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