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接触有害因素导致健康风险的行为,主要有化学性暴露、物理性暴露、生物性暴露、放射性暴露四种类型。
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可能引发中毒或器官损伤,需佩戴防护装备并定期监测工作环境浓度。
长期接触噪音、振动或极端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导致听力损失或冻伤等,应通过工程控制减少暴露时间。
医务人员等可能接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存在感染风险,须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并使用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核工业从业者可能受电离辐射影响,需穿戴铅防护服并控制接触剂量,定期进行健康筛查。
建议用人单位完善职业防护制度,劳动者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进行职业病诊断并调整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