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膜部瘤可通过定期随访、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术、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室间隔膜部瘤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心肌炎症、创伤性损伤、基因突变等原因引起。
无症状且瘤体较小的患者需每6-12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瘤体大小及心功能变化,避免剧烈运动。
合并心律失常时可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心功能不全者需配合利尿剂如呋塞米,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适用于瘤体导致明显分流但未累及传导系统的患者,通过导管放置封堵器闭合缺损,创伤小且恢复快。
瘤体巨大或引发严重并发症时需行室间隔修补术,术中需建立体外循环,术后需监测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
治疗期间应限制钠盐摄入,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