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中期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物理康复训练及脊柱功能锻炼等方式干预。疾病进展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激活、脊柱结构损伤及炎症持续存在等因素相关。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和晨僵,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能特异性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药物需在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定期评估肝肾功能。
中期患者若对传统药物反应不佳,可考虑使用IL-17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或JAK抑制剂托法替布。这类药物可能引发感染风险增加,用药期间需监测结核潜伏感染情况。
水中运动可减轻关节负荷,脊柱伸展操有助于维持胸廓活动度。建议每日进行深呼吸练习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脊柱融合畸形进展。
定制化运动方案应包括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篮球等高强度对抗性运动。夜间睡眠建议采用仰卧位硬板床,枕头高度不超过10厘米。
中期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骶髂关节MRI评估炎症活动度,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戒烟以延缓脊柱竹节样变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