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可能引起低血压,但并非所有贫血患者都会出现低血压。贫血导致低血压的机制主要有血容量不足、心脏代偿功能下降、自主神经调节异常、严重贫血继发心肌损伤等。
急性失血性贫血时,循环血容量快速减少可能导致血压下降。治疗需及时输血或补液,常用药物包括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
长期贫血会导致心肌缺氧,心脏泵血功能下降。需纠正贫血并改善心功能,可使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叶酸片配合辅酶Q10等药物。
慢性贫血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对血管张力的调节。治疗需补充铁剂如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同时进行体位训练。
重度贫血可能引发贫血性心脏病,导致顽固性低血压。需输血治疗并给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必要时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
建议贫血患者定期监测血压,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动物肝脏、瘦肉等,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诱发低血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