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目前无法通过中药或其他治疗手段完全断根,但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症状并减少发作。中药调理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常用方法包括补肺固表、健脾化痰、温肾纳气等。
适用于肺气虚型哮喘,表现为气短易感冒。可遵医嘱使用玉屏风散加减,含黄芪、白术等成分,帮助增强卫外功能。
针对痰湿蕴肺型,多见痰多胸闷。常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含半夏、茯苓等药物,需配合饮食忌生冷甜腻。
肾不纳气型多见夜间喘促,可选金匮肾气丸或蛤蚧定喘丸,含附子、肉桂等温阳药物,需长期规律用药。
急性发作期仍需使用西药支气管扩张剂控制症状,缓解期可配合中药调理,避免擅自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基础治疗。
哮喘患者应定期监测肺功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冬季注意保暖,适度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中药调理需坚持3-6个月以上方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