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或心源性猝死,早期表现为心悸、胸闷,进展期出现头晕、乏力,终末期可导致晕厥或猝死。
频发室性早搏可能导致心脏结构改变,长期未干预会引发心肌纤维化。建议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必要时使用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每分钟超过1万次的早搏会显著降低心脏射血分数,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需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功能,严重时需考虑导管消融治疗。
RonT型室性早搏易诱发室速或室颤,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这类患者需植入ICD除颤器,同时配合胺碘酮等药物预防发作。
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多源室早时,心源性猝死概率显著增加。需排查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强化原发病治疗。
日常需限制咖啡因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出现频发早搏伴黑朦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