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肌缺血中医如何治疗
病情描述:
心肌缺血中医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高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肌缺血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式治疗。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痰浊阻络、阳气虚衰等原因引起。

    1、中药调理

    丹参、川芎、三七等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心肌供血,黄芪、党参等补气药物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需在中医师辨证后配伍使用。

    2、针灸疗法

    针刺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能疏通心经气血,耳穴压豆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通常每周治疗3-5次。

    3、推拿按摩

    循心包经穴位按摩配合呼吸训练,可缓解胸闷心悸症状,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为宜。

    4、气功导引

    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导引术能调节气血运行,建议在专业指导下每日练习20-30分钟。

    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若出现持续胸痛需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临床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心脏的补偿期,第二个是心脏的失代偿期。对于这两个阶段,通常被称为早期和晚期。早期患者可能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颈静脉充血。在晚期,患者将出现完全心力衰竭的症状,这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和肝脏肿大。
肺源性心脏病的症状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支气管肺组织发生病变引起的一种疾病,而且这个疾病会分为急性和慢性疾病,一旦患病会出现血尿的情况,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胸前疼痛会加重,发生头晕恶心、呕吐气短。其次就是肺源性心脏病很容易发生血栓,手臂四肢变得麻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需要重视的,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鸭、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甜食,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口腔卫生,可做一些呼吸操,要尽量少用安眠药或镇静剂,以避免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发现异常及早去医院治疗。
孕妇频发室性早搏怎么回事
有很多孕妇在进入到怀孕期间之后,都会频发室性早搏,其实这种症状的出现也并非肯定是因为自身患有疾病而导致,因为在进入到怀孕期间之后,内分泌水平会出现变化,胚胎会逐渐增加,再加上如果情绪比较激动,更容易会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的情况。
室间隔缺损平均寿命
室间隔缺损如果没有出现肺血管病变且能够及时手术治疗,通常患者寿命与正常人群基本相同;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肺血管病变,如肺动脉高压,临床表现为严重乏力、运动障碍或皮肤青紫等症状,即使手术治疗,患者病情亦不会得到较大缓解,这种病人的预后就大大变差,一般不会超过60-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