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式治疗。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痰浊阻络、阳气虚衰等原因引起。
丹参、川芎、三七等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心肌供血,黄芪、党参等补气药物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需在中医师辨证后配伍使用。
针刺内关、膻中、心俞等穴位能疏通心经气血,耳穴压豆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通常每周治疗3-5次。
循心包经穴位按摩配合呼吸训练,可缓解胸闷心悸症状,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为宜。
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导引术能调节气血运行,建议在专业指导下每日练习20-30分钟。
中医治疗期间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激动,若出现持续胸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