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患者可以艾灸。艾灸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常用穴位有关元穴、三阴交穴、气海穴、子宫穴等,但需注意操作规范与禁忌人群。
1、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艾灸此穴可温补下焦阳气,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表现为经血色暗、有血块。
2、三阴交穴
足内踝上三寸,调理肝脾肾三经气血,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伴随乳房胀痛、经期情绪波动。
3、气海穴
脐下1.5寸处,艾灸能补益元气,适合气血虚弱型痛经,常见经量少、面色苍白、乏力。
4、子宫穴
脐下4寸旁开3寸,直接作用于胞宫,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痛经有一定辅助缓解作用。
艾灸前后注意保暖,避免空腹或过饱时操作,皮肤破损、发热期及妊娠女性禁用,持续疼痛需排查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