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栓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和温度升高。症状按发展顺序表现为早期局部不适、进展期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溃疡或坏死。
血栓阻塞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早期表现为单侧小腿或足踝突发肿胀,按压后可能出现凹陷。建议抬高患肢并穿戴医用弹力袜,药物可选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利伐沙班。
血管周围炎症反应引发钝痛或痉挛性疼痛,久站或行走时加重。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治疗药物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或阿司匹林。
血栓部位皮肤呈现暗红色或紫红色,可能伴随静脉显露。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确诊后可注射那屈肝素钙或口服达比加群酯。
患肢局部皮温较健侧升高1-2℃,与血流淤滞和炎症因子释放有关。可采用冷敷缓解症状,严重时需使用磺达肝癸钠进行抗凝治疗。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日常避免久坐久站,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