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气可通过艾灸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丰隆穴等穴位实现,常用方法有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隔姜灸。
位于脐下三寸,艾灸该穴位有助于温补元气,改善因脾阳虚导致的湿浊内停,可配合生姜片进行隔姜灸增强祛湿效果。
位于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艾灸此处能健脾和胃化湿,适用于食欲不振、大便黏腻等湿困脾胃症状,建议采用回旋灸法。
内踝尖上三寸处,艾灸可调节肝脾肾三经气血,对下肢水肿、白带量多等水湿下注症状效果显著,适宜温和灸。
外踝尖上八寸,为化痰祛湿要穴,针对痰湿型肥胖、咳嗽痰多等症状可采用雀啄灸法,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艾灸前后饮用薏米红豆水,避免空腹操作,皮肤敏感者须缩短单次艾灸时间至10分钟内,持续两周无效需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