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部分月经不调症状可能有一定辅助效果,主要适用于气血不足、宫寒引起的周期紊乱,但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
长期疲劳或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气血亏虚型月经推迟,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温补气血,可配合当归、黄芪等中药调理。
小腹冷痛伴随经血暗紫块状时,艾灸神阙、三阴交等穴位能散寒化瘀,需注意避免生冷饮食,严重者需联合温经汤类方剂。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月经稀发,艾灸效果有限,需通过激素检测明确病因,必要时采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经期异常,艾灸无法根治,应优先考虑宫腔镜等手术治疗方案。
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施灸,同时记录基础体温和月经周期,若连续3个月未改善需完善性激素六项及B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