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椎体成形术等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由骨量减少、外力冲击、长期激素使用、维生素D缺乏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避免脊柱负重,使用硬板床并保持轴向翻身,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
疼痛缓解后佩戴定制腰背支具3-6个月,限制脊柱屈伸活动,防止骨折椎体进一步塌陷。
需联合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特立帕肽)和镇痛药物(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泰勒宁),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对顽固性疼痛或椎体高度丢失超过30%者,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快速稳定骨折并恢复椎体高度。
治疗期间需加强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每日进行适度腰背肌锻炼,避免弯腰提重物,定期监测骨密度和椎体形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