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可通过定期监测、药物治疗、手术矫正、辅助生殖技术等方式干预。该畸形主要由胚胎期副中肾管发育异常引起,可能伴随痛经、不孕、流产风险增加等症状。
无症状者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超声检查,监测残角子宫形态变化及子宫内膜情况,重点排查残角子宫积血或内膜异位风险。
出现痛经或月经异常时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屈螺酮炔雌醇片、地诺孕素片等药物缓解症状,药物治疗需配合影像学评估残角子宫活性。
对于有症状或并发症的残角子宫,可行腹腔镜下残角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融合术,手术适应证包括残角子宫积血、不孕或反复流产病史。
合并不孕患者可选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单角子宫妊娠期间需加强宫颈机能监测,必要时进行宫颈环扎术预防早产。
建议备孕前进行三维超声或核磁共振评估子宫形态,妊娠期需密切随访胎儿发育情况及宫颈长度,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