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后脸部浮肿可能由接触性过敏、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血管性水肿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冷敷、避免过敏原等方式缓解。
接触化妆品或花粉等致敏物质后,局部组织释放组胺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表现为皮肤红肿伴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口服氯雷他定,严重时使用地塞米松。
摄入海鲜或坚果等致敏食物引发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常见口唇肿胀伴荨麻疹,需立即停用致敏食物,服用西替利嗪,必要时肌注肾上腺素。
青霉素或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诱发Ⅰ型超敏反应。除面部水肿外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停药并使用苯海拉明,严重时静脉注射甲泼尼龙。
C1酯酶抑制剂缺乏导致补体系统异常激活。特征为无痛性深层水肿,需检测补体水平,急性期使用新鲜冰冻血浆,长期预防可用达那唑。
过敏期间避免搔抓患处,饮食宜清淡,记录可疑致敏物,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与特异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