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鼻窦炎中医方法都有哪些

耳鼻喉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55次浏览

关键词: #鼻窦炎 #中医

鼻窦炎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贴敷、鼻腔冲洗、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鼻窦炎通常由外感风寒、肺经郁热、脾胃湿热、肝胆火旺、气血瘀阻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风寒型可用辛夷清肺饮,肺热型可用苍耳子散,肝胆火旺型可用龙胆泻肝汤。中药成分通过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鼻窦黏膜水肿,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

2、针灸疗法:

选取迎香、印堂、合谷等穴位行针刺或艾灸,通过刺激经络改善鼻腔通气。临床研究显示针灸能降低白介素-6等炎性因子水平,每周治疗3次,10次为1疗程,急性期配合电针效果更佳。

3、穴位贴敷:

将白芥子、细辛等药物研末调敷于大椎、肺俞等穴位,利用药物透皮吸收和穴位刺激双重作用。此法适用于儿童及畏针者,贴敷4-6小时后去除,皮肤过敏者慎用。

4、鼻腔冲洗:

采用生理盐水或中药煎剂冲洗鼻腔,机械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可配伍辛夷、鹅不食草等具有挥发油成分的中药,每日1-2次,冲洗时注意保持45度仰头姿势。

5、饮食调理:

忌食辛辣刺激及乳制品,多食白萝卜、莲藕等清热化痰食材。推荐鱼腥草炖梨、辛夷花鸡蛋汤等药膳,其中鱼腥草含癸酰乙醛具有抗病毒作用,梨皮中的熊果苷能减轻黏膜充血。

中医治疗期间需避免冷空气刺激和过度疲劳,坚持鼻腔按摩配合呼吸操锻炼。急性发作期可配合迎香穴指压法:用拇指交替按压双侧迎香穴50次,每日3组。慢性患者建议三伏天进行穴位敷贴预防复发,同时调节情志,保持大便通畅有助于肺气肃降。治疗期间出现头痛加剧或视力变化需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