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引起发热可通过补液治疗、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发热通常由感染性肠胃炎、脱水、炎症反应、继发感染等原因引起。
频繁呕吐腹泻易导致脱水,口服补液盐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液。儿童建议家长每10分钟喂5毫升补液盐溶液。
体温低于38.5℃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家长需避免酒精擦浴,儿童发热期间应每2小时监测体温。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缓解发热症状。蒙脱石散能保护胃肠黏膜,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抗生素。
细菌性肠胃炎可能与沙门氏菌、志贺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脓血便、里急后重。病毒性感染多伴随水样便,需进行血便检查明确病原体。
发热期间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