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的严重程度需结合病因和症状判断,轻度胸膜炎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严重胸膜炎可能与结核病、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病毒性胸膜炎通常症状较轻,表现为胸痛、低热,多数可自愈,无须特殊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双氯芬酸钠缓解症状。
细菌性胸膜炎可能由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伴随高热、脓性胸腔积液,需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莫西沙星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严重者需胸腔引流。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胸腔积液和胸膜增厚,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联合乙胺丁醇,疗程通常超过6个月。
肺癌或转移瘤侵犯胸膜时预后较差,需根据肿瘤类型选择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如培美曲塞、吉非替尼或帕博利珠单抗。
胸膜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定期复查胸片或CT评估病情变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