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可通过骨密度检测、X线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定量CT等方式诊断,通常与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钙摄入不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有关。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可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结果以T值表示,T值≤-2.5可确诊骨质疏松。
普通X线片在骨量丢失超过30%时才能显示骨质疏松,可见骨小梁稀疏、椎体压缩变形等表现,多用于筛查骨折。
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骨代谢标志物等指标,有助于判断骨代谢状态,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
可三维测量椎体骨密度,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对早期骨质疏松诊断敏感性较高,但辐射量相对较大。
建议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筛查,日常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负重运动,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