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可能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等后果,病情进展从轻度呼吸困难逐渐发展为多系统损害。
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肺泡壁破坏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需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噻托溴铵、布地奈德控制症状。
晚期肺气肿患者因有效肺泡面积减少,可能出现Ⅱ型呼吸衰竭,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合并高碳酸血症,需通过无创通气或氧疗干预,严重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需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地高辛进行治疗。
肺大疱破裂是肺气肿常见急症,突发胸痛和呼吸困难需立即胸腔穿刺排气,反复发作者可能需行胸膜固定术或肺大疱切除术。
肺气肿患者应严格戒烟并接种流感疫苗,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可改善心肺功能,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以维持呼吸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