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相关皮肤瘙痒通常表现为全身性顽固瘙痒,可能伴随皮疹、干燥脱屑或反复感染。瘙痒特点主要有广泛分布、对抗组胺药反应差、易合并机会性感染、与免疫抑制程度相关。
瘙痒常累及躯干、四肢及头皮,呈对称性分布,可能与HIV直接破坏皮肤神经末梢或机会性病原体感染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多塞平乳膏缓解症状。
常规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效果有限,需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控制病毒载量。瘙痒持续加重可能提示卡波西肉瘤或嗜酸性毛囊炎等并发症。
皮肤屏障受损后易继发真菌性口炎、带状疱疹或传染性软疣,表现为瘙痒区域出现水疱、脓疱或鳞屑。需通过活检或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
CD4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瘙痒程度加剧,可能伴随结节性痒疹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系统治疗需结合HI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调整方案。
艾滋病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应及时检测CD4水平和病毒载量,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保持皮肤清洁湿润,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