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治疗可通过凯格尔运动、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盆底肌功能障碍通常由妊娠分娩、慢性腹压增高、年龄增长、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
通过自主收缩放松盆底肌群增强肌力,适合轻度松弛者,每日重复进行3组训练,每组10-15次收缩。
采用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适用于肌力较差者,需在专业机构进行10-15次疗程。
通过传感器监测肌肉活动并可视化反馈,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收缩方法,通常需6-8周训练。
重度脱垂或尿失禁可考虑盆底重建术、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
建议避免提重物及长期咳嗽等增加腹压行为,适量摄入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