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无论性别均具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传染性强弱与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相关。
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共用注射器或剃须刀等可能传播。建议避免皮肤黏膜破损时接触他人血液,医疗操作需严格消毒。
分娩时经产道或胎盘感染新生儿。携带者孕妇需在孕晚期进行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可携带病毒。建议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配偶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共用牙刷、毛巾等个人物品可能造成传播。家庭成员应避免混用生活用品,建议同居者检测抗体并补种疫苗。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与病毒载量,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饮酒,家庭成员需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