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心包炎患者无须手术治疗,主要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心包穿刺引流、心包开窗术、心包切除术。
急性心包炎通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控制炎症,伴随发热或胸痛时需配合卧床休息。
心包积液导致心脏压塞时需紧急行心包穿刺术,该操作通过穿刺针引流积液缓解压迫,可能与结核感染或恶性肿瘤转移有关。
复发性心包积液可采用胸腔镜下行心包开窗术,在心包腔与胸腔间建立分流通道,通常与尿毒症或放射性损伤等因素相关。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需行心包切除术剥离增厚心包,该手术需开胸实施,多继发于结核性心包炎或心脏手术后粘连。
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加重时需立即复诊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