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通常不会直接引起心肌梗死,但严重创伤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骨折后心肌梗死的风险主要与应激反应、长期卧床、原有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等因素相关。
严重骨折引发的剧烈疼痛和创伤应激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可能加重心脏负荷。建议通过镇痛治疗缓解症状,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曲马多。
骨折后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血液淤滞,增加深静脉血栓风险。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肺栓塞或冠状动脉栓塞。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等抗凝治疗。
既往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骨折后可能因生理应激导致斑块不稳定。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必要时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长骨骨折后骨髓脂肪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脂肪栓塞综合征,严重时可影响冠状动脉血流。这种情况需立即进行氧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如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
骨折患者应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高脂饮食,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原有心血管疾病者需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