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阳性通常指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常见类型有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母亲为O型血而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时,母体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红细胞破坏。轻度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可通过蓝光照射治疗。
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时,母体产生抗D抗体攻击胎儿红细胞。症状较ABO血型不合更严重,可能出现胎儿水肿,需进行宫内输血或出生后换血治疗。
如Kell、Duffy等稀有血型系统不合也可导致溶血,但发生率较低。临床表现与ABO血型不合相似,需通过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诊。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接触氧化性物质后易发生溶血,属于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黄疸、血红蛋白尿,需避免接触蚕豆等诱发因素。
确诊新生儿溶血阳性后应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严重贫血需输血治疗,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饮食回避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