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存在交叉感染风险,但规范操作下概率极低。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内镜消毒不彻底、患者自身携带病原体、医疗环境不达标、操作流程不规范。
消化内镜需经过多槽式清洗消毒流程,若酶洗或灭菌时间不足可能残留病原体。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采用邻苯二甲醛等高效消毒剂。
乙肝、HIV等血源性病原体携带者可能通过黏膜损伤导致传播。检查前需完善传染病筛查,特殊感染者应安排最后检查并使用专用内镜。
诊室空气菌落数超标或消毒设备故障会增加风险。需定期监测消毒效果,保持诊疗区域三区划分明确,避免洁污交叉。
术者未更换手套、活检钳重复使用等违规操作可能引发感染。应做到一人一镜一附件,活检后必须更换器械,操作全程遵循无菌原则。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肠镜检查,术前可询问消毒流程,术后出现持续发热、腹痛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补充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维护肠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