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挖耳朵出血可能与挖耳方式不当、外耳道损伤、外耳道炎、鼓膜穿孔等原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止血、抗感染或手术修复等措施。
使用尖锐物品或用力过猛挖耳易划伤外耳道皮肤导致出血,表现为局部刺痛伴少量渗血。建议立即停止挖耳,用无菌棉球轻压止血,避免继发感染。
反复机械刺激可造成外耳道皮肤撕裂伤,出血量较多时可伴随听力下降。需清洁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需使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细菌感染引发的外耳道炎在挖耳时易出血,常伴耳痛、分泌物增多。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期间避免耳道进水。
挖耳过深可能刺破鼓膜导致剧烈耳痛及鲜血流出,可能伴随耳鸣眩晕。需急诊行耳内镜检查,较大穿孔需行鼓室成形术,小穿孔可观察自愈。
日常应避免自行挖耳,清理耳垢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若出血不止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就诊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