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消化道出血严重吗
病情描述:
消化道出血严重吗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陈勇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道出血是否严重需根据出血量、速度和病因综合判断,少量出血可能自行停止,大量出血可能危及生命。消化道出血主要有胃溃疡出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出血、药物性黏膜损伤等原因。

    1、胃溃疡出血

    胃溃疡侵蚀血管可能导致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少时表现为大便隐血阳性。伴随上腹疼痛、反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康复新液等药物抑制胃酸并保护黏膜。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规律进食。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静脉扩张破裂,常表现为突发大量呕血。可能伴有腹水、脾肿大等体征。需紧急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门脉压力,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患者需严格禁酒并控制蛋白质摄入。

    3、急性胃黏膜病变

    应激或药物因素导致胃黏膜广泛糜烂出血,多见咖啡渣样呕吐物。常见于严重创伤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人群。治疗需停用损伤性药物,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保护胃黏膜,配合硫糖铝混悬凝胶局部覆盖创面。

    4、消化道肿瘤出血

    胃癌或结肠癌等肿瘤组织坏死出血多呈间歇性黑便,可能伴随体重下降、贫血。确诊需通过胃肠镜活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化疗。止血可选用凝血酶冻干粉局部喷洒,同时纠正贫血状态。

    5、药物性黏膜损伤

    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血小板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表现为隐匿性出血伴血红蛋白下降。需评估用药必要性,换用氯吡格雷片等对胃肠刺激较小的抗凝药,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预防出血。

    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出血停止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变化,避免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长期服用抗凝药者应定期进行便隐血筛查,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时立即就医。

相关文章
慢性腹泻吃什么食物
慢性腹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白粥,适当的吃一些水果,尤其是苹果和石榴,还应该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面食,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不要煮得太过于油腻和辛辣,否则会加重肠胃复担。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栗子粥和菱粉粥,对治疗慢性腹泻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慢性腹泻的症状表现
慢性腹泻一般会导致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具有排便次数多且较急的特点,且大便状态也会变得异常,可呈现出大便溏稀、颜色较浅和粪便量少等诸多特征,往往会夹杂有少量粘液或脓血。另外,不少患者可出现发烧腹痛等全身性反应,还会并发营养不良和中毒性肝炎。
慢性腹泻可以用哪些药治疗
如果慢性腹泻的病情比较严重,大便过于频繁,可以适当的应用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就是蒙脱石散。再就是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来调理肠胃,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可根据具体的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类药物,若腹痛严重,则需要应用解痉止痛的药物。
慢性腹泻怎样治疗
如果患上了慢性腹泻,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就是止泻药、肠道微生态制剂以及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慢性腹泻还需要根据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乳糖不耐受要避免食用乳制品,除此以外,对症支持治疗也是很重要的。
慢性腹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慢性腹泻的发病和某些全身性的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比较常见的就是糖尿病,部分患者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某些胃肠道疾病也容易引起慢性腹泻,比如说溃疡性结肠炎,再就是患有大肠癌,还有部分患者是因为患有克隆病,也就是节段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