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消肿可通过抬高患肢、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方式实现。肿胀通常由组织液渗出、炎症反应、血液循环障碍、感染等原因引起。
术后24-48小时内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使用软枕支撑时注意避免压迫伤口。
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后期改用热敷促进吸收,温度不超过40度为宜。
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塞来昔布胶囊抗炎镇痛,七叶皂苷钠片减轻组织水肿。需警惕药物过敏反应。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泵运动、肌肉等长收缩等训练,活动度以不加重肿胀为度,每日3组每组10次。
术后两周内避免患肢下垂过久,饮食注意控制盐分摄入,每日监测肢体周径变化,如出现皮肤发紫或持续胀痛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