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体温可通过保暖措施、皮肤接触、调整环境温度、医疗干预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保暖不足、感染、早产、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立即用预热的包被包裹婴儿,戴好帽子减少头部散热,使用辐射台或暖箱维持中性温度,避免使用热水袋等局部热源以防烫伤。
家长需将婴儿裸露前胸与母亲皮肤直接接触,用毛毯覆盖背部,通过母体温度传导复温,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
维持室温26-28℃,湿度50%-60%,避免穿堂风,早产儿需提高环境温度2-3℃,使用伺服式暖箱控制更精准。
可能与败血症、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拒奶、哭声弱、肢端发绀等症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严重者转入NICU。
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肛温直至稳定,复温速度不超过0.5℃/小时,喂养时适当提高奶液温度,发现体温低于35℃或伴有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