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用性骨质疏松疼痛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营养干预、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废用性骨质疏松通常由长期制动、钙质流失、激素水平异常、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低频脉冲电磁场刺激可促进骨形成,体外冲击波能缓解局部疼痛。建议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选择无创物理疗法。
可能与维生素D代谢障碍、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有关,通常表现为负重痛、夜间痛。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或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剂。
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毫克,配合维生素D3补充。乳制品、深绿色蔬菜、豆腐等富含钙质食物应均衡摄入。
渐进式负重训练可刺激骨重建,水中运动能减轻关节负担。康复治疗师会根据骨密度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
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避免跌倒风险,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