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困难通常由肠道蠕动缓慢、粪便干结、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或直肠病变等原因引起,不一定是肛门堵塞。
久坐少动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建议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并保持适量运动。
水分摄入不足或某些药物副作用可能使粪便硬化,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必要时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盆底肌功能紊乱可能造成排便协调障碍,生物反馈训练可改善肌肉协调性,严重时需考虑肉毒杆菌注射治疗。
直肠前突或肿瘤可能阻塞肠腔,常伴便血或排便习惯改变,需通过肠镜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治疗。
日常可尝试顺时针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应及时消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