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产孕妇有乙肝可通过母婴阻断、定期监测、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免疫接种等方式干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风险与病毒载量、肝功能状态等因素相关。
孕晚期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降低病毒载量,分娩时避免产道损伤操作,产后立即彻底清洁新生儿皮肤黏膜。
妊娠期间每4-6周检测肝功能、HBV-DNA载量及肝脏超声,若出现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或胆红素异常需及时干预。
病毒载量超过2×10^5 IU/ml的孕妇,建议从孕24-28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需持续用药至产后1-3个月。
新生儿出生12小时内需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按0-1-6月方案完成全程接种,免疫成功率超过90%。
建议孕妇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饮食加重肝脏负担,分娩后继续在感染科和产科随访,监测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变化。